林日曦談理想圖書館兩篇

理想中的圖書館(上) 19/11/2014 林日曦

【東方】兩年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,談到理想中的圖書館,我的要求主要有二:

(一)讓它開在農鄉之地。

城市資訊紛亂雜陳,令人浮躁不安,難以集中於單一事物身上。這樣一種多元繁亂的環境,實在無助於我們真正吸收並消化書本上的內容。

假如由我開設這所理想中的圖書館的話,貫徹我鄉村底的性格,它會坐落在一些偏遠小村中。周遭沒有高樓大廈,只有矮小平房,附有花花草草,有山有水,甚或農田若干,恬靜宜人。

我希望來看書的都是一些互不認識的陌生個體,不同國籍不同性格不同背景,大家不必互相交談,但偶爾在離開圖書館時會在路上遇見,一起走一段給田野包圍的小徑。

那條小徑,就像那串電影故事完結之後的工作人員名單,只不過名單換成綠油油一片花花草草,配樂插曲換成鳥語蟬鳴,其作用則完全一樣,用來讓我們在沉醉於一齣電影或一本書過後,能夠得到如此一段短暫的緩衝期,平復內心的感動,準備迎接光明但刺眼的現實世界。

在小徑上,陌生人之間或許可以給彼此講述從某些書裏看到的小故事,分享一下人生的酸苦,直至到達村口,雙方揮揮手,以後不必再見。

(二)給我一個全黑的閱讀空間。

為着讓前來借書的讀者有真正離開城市的鄉間體驗,圖書館大部分都是露天的,包括借還書處、木書櫃等等(下雨會發霉我知,這只是個狂想……)惟有閱讀室例外。

閱讀室必須是全黑設計,無光無聲,至於有何因由,又怎麼個用法,我在明天交代。

理想中的圖書館(下) 20/11/2014 林日曦

【東方】當互聯網把知識及資訊存得愈來愈多,而且其衍生裝置給讀者的閱讀體驗更愈來愈舒適,實體圖書館和書店所要面對的挑戰就愈來愈大。

那麼書商書販都必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:為何人們還要買實體書而不是虛擬書?

答案是顯而易見的,就是書本提供暫時無可取代的閱讀體驗。可是在硬硬的書皮以外,還有些價值更高的增值服務嗎?

回看網上影院、家庭影院與電影院之間的競爭,曾經被認為是夕陽工業的電影院,這些年卻又再釜底抽薪,愈賺愈多。

我就是其中一個電影院的追隨者,因為它提供了一個舒適的、幽暗的、易於令觀影者投入電影之中的觀影空間,而這個空間,是我在家中難以解構出來的。

所以我理想中的圖書館,還包括一個倣效電影院的、只有一張梳化和一束光源照在你的書頁上的獨立閱讀室,讓你樂於在圖書館中沉醉於書中世界。嗯,有點像航機客艙在夜航中給你解構的那個環境,誰都睡著了,就只有你一人靠著頭頂小光來閱讀。

這不切實際的構想,想不到兩年後的今天,在香港出現了。

因為多月前應承了尖沙咀Page One書店在它們重新裝修後出席某場講座,於是最近我就上網搜尋它們重新裝修後的相關報道。

從報道上得知,書店在裝修後騰出了一角作全黑閱覽室。我不知那瘋狂到甚麼程度,這還得待我明晚去那兒當講座嘉賓時才可順道親身體驗,但我只隔空接收到這個消息,都已感到某種不約而同的思想興奮。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linrixi

About arnoldii

喜愛閱讀的都市閒人,借閱乃讀畢全書的最大動力。
本篇發表於 圖書館之海, 報刊摘要 並標籤為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